在通往本次受灾较严重的乡镇之一——榆中县马坡乡的山路旁,轰隆作响的挖掘机在乱石和淤泥中加紧作业。运送救援物资的车辆向山中行驶,满载着高原夏菜的货车从大山中驶出。
“前几天愁坏人,路不通,运菜车进不来。地里的散花菜长势不等人,短短几天就会长过头,卖不上好价钱了。辛辛苦苦一年,就是为了这几天的丰收啊。”马坡乡上庄村村民陈喜明说。
8月12日,在榆中县马坡乡上庄村,村民使用背篼将采摘的散花菜背出菜地。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洪水退去后,村民王春花顾不上家中院落里的淤泥,拿起铁锹优先清理通往田间的道路。她家种了10亩散花菜,有一部分在洪灾中受损。“有的根被水泡了,有的被泥淹了。我们从早到晚抢收,盼着赶紧通路,把能卖的菜都卖出去。”
在上庄村新设立的蔬菜快速收购点,蔬菜收购商们正忙着收购村民们采摘来的高原夏菜。过磅、装箱,带着晨露的鲜嫩蔬菜被运往附近的冷库,等待发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菜篮子”。
“昨天一天散花菜的出货量在30万斤左右,主要销往广东等地。”已经复工四天的上庄村高原夏菜交易中心负责人郑建章忙着指挥装车,每隔几分钟他就会接到收购商打来的咨询电话。
8月12日,在榆中县马坡乡上庄村高原夏菜交易中心,村民将采摘的散花菜装箱。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散花菜收购价比去年同期价格高,12日的价格是每斤2.5元左右。”陈喜明看着田里的蔬菜被及时采摘、收购,悬着的心也安定下来了。“农田毁了可以复耕,苗子冲了可以再种,一切都在慢慢地好起来。”他望向田野,娃娃菜、生菜、玉米、大豆等作物正在生长。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农业复产,撑起了农民心中对收获的期待。12日,榆中县已初步编制出《避险转移群众安置过渡方案》《山洪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受灾乡镇的农业生产正在加快恢复,相关农业保险赔付也在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