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电话的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平凉市崆峒区供电公司米祥仁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刘平,他快速记录来电地址,叫上同事张伟,抄起工具包,开着一辆黄色的电力抢修车出发了。
“为了随时解决群众家中的突发电力问题,我们在供电服务、线路运检等日常班组外,设置了轮流值班、24小时在线的抢修组。春节假期是用电高峰期,求助也多。”刘平的声音沙哑却有力。
几分钟后,车辆停在一条小巷里,一家人焦急地招手示意。刘平和张伟跳下车,穿戴好安全帽、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具,查看电表箱中电表的数据和断电情况。
“你们平时在外地,过年用电集中,老化设备一定要及时更换。”刘平一边安抚户主情绪,一边叮嘱用电安全事项。
也有许多和抢修不沾边的“误会”,两人仍会马不停蹄赶到现场。一户人停电后找不到原因,经核实,原来是忘交电费了;另一户人交了电费却没来电,经查证,原来是交错了户头……
米祥仁供电所工作人员张伟(左一)和刘平(左二)为来电群众解决问题。新华社记者 王紫轩 摄
采访当天,有关“煤改电”的咨询是最多的。刘平介绍,去年开始,当地推进煤改电惠民工程,鼓励群众将煤炭取暖改为电能驱使的空气能取暖,恒温、安全也环保。春节前,当地变压器安装、立杆架线、专用电表安装等工作顺利完工,第一批改用空气能取暖的2145户居民家中已全部通电。
“目前没啥问题!”户主兰军亮说,“现在家里粉尘少了,年过得干净、暖和,晚上也能睡个踏实觉!”
夜色中,抢修车亮起车灯,汇入万家灯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