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9月
为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
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岭中
拉开了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序幕
56年风雨淬炼
从“第二汽车制造厂”到“东风汽车”
东风已从“三线建设”的一颗明珠
成长为驰骋世界的中国浪潮
2024年9月19日,东风汽车第6000万辆车下线。这是观众在发布会现场外参观东风猛士917汽车。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马灯、扁担、草鞋、芦席棚
……
一度曾是初代东风人
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1975年
二汽形成第一个车型
东风EQ240(两吨半越野车)
的生产能力
1975年6月,二汽第一辆EQ240驶出生产线。新华社发
1987年6月3日,工人们正在第二汽车制造厂装配线组装EQ240。新华社记者 花皑 摄
1978年
二汽成功生产东风EQ140(5吨载重汽车)
正式开启“军转民”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
EQ140占据了中国公路运输
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为运输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1982年,EQ140在二汽装配厂的总装车间等待下线。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 摄
1984年,二汽生产的EQ140载货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新华社记者 花皑 摄
1987年
第二汽车制造厂成为国内第一家
年产突破10万辆的汽车生产厂
1987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庆祝年产量突破10万辆大关。新华社发
1991年4月9日
第100万辆东风车下线
从第一台车到百万辆里程碑
东风人以十六年的奋斗
创造了令行业瞩目的“东风速度”
1991年4月9日,第100万辆东风车下线。新华社发
1992年
第二汽车制造厂正式更名为
东风汽车公司
通过合资合作融入世界浪潮
东风汽车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1993年10月,一批中国东风6吨半载重汽车运抵缅甸仰光港。新华社记者 陈炳其 摄
1996年4月7日,中国和肯尼亚的技术人员在内罗毕KVM汽车装配厂一起组装东风牌汽车。新华社记者 俞跃良 摄
进入21世纪
东风汽车着力自主乘用车事业
产品格局实现了从卡车为主
向乘商并举的转变
2005年5月22日,一辆刚刚上市的“东风小康”微型车从其广告牌前驶过。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2009年9月21日,东风品牌商用车第500万辆在十堰基地下线。新华社发
2009年9月19日,东风武汉神龙汽车公司的员工在为汽车进行总装。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2003年
东风公司成功下线了
高机动性军车EQ2050
这款车型后来被命名为东风猛士
东风猛士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
荣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9年9月21日,人们在东风汽车公司建设四十周年成就展上参观东风猛士汽车。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2011年4月19日,观众在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车展参观东风汽车推出的猛士越野车。新华社发
2009年
东风成立新能源汽车事业部
全力驶向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新赛道
2012年10月27日,在香港举行的国际环保博览会上,东风汽车公司展出最新推出的微型商用电动车。新华社记者 李鹏 摄
2023年9月5日,观众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东风汽车集团展台了解东风猛士917新能源汽车。新华社记者 胡智轩 摄
2024年11月14日在湖北武汉拍摄的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2024年9月16日在2024海报集团金秋车展暨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展上拍摄的东风“eπ007”。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2025年4月23日,东风猛士M817在上海国际车展首发。新华社发
近年来
东风新能源品牌国际化进程迅猛
车轮滚滚
东风输出的不仅是产品
更是“中国智造”的技术与标准
2024年11月9日,2024年瑞士苏黎世汽车展上拍摄的东风猛士917越野电动车。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2024年10月14日,人们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举行的2024巴黎车展媒体开放日上参观东风风行展台。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2025年4月27日,在拉脱维亚里加,人们在“2025里加波罗的海汽车展览会”参观东风展台。 新华社发(艾迪斯·帕伦斯 摄)
筑梦56载
当年“第二汽车制造厂”的火种
在电动化浪潮中已淬炼为燎原之势
“东风”二字早已超越名字本身
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
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拼版照片:1984年,第二汽车制造厂汽车总装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组装一辆EQ140(上图,新华社记者 花皑 摄);2025年9月9日,工人在东风猛士科技园生产线上组装猛士M817(下图,李晓笛摄)。
记者:肖艺九
编辑:张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