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歌剧电影《红珊瑚》公映。该片改编自海政文工团歌剧团巡演的同名歌剧,讲述了1950年浙江珊瑚岛上,当地渔民在我党引领下,齐心协力反抗封建剥削和压迫,并配合海军官兵战胜敌人,获得新生的故事,展现了以珊妹为代表的贫苦渔民勇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
海报上的人物为珊妹。她身着渔家服饰,身体前倾,眼神坚毅果敢。她的双手紧抓麻绳,奋力将作为信号灯的一盏红灯升起。片中,夜色已浓,海军部队已准备就绪并发射了信号弹,只待红灯信号。看着负责升起红灯的渔民正与敌殊死搏斗,红灯迟迟升不上去,珊妹奋不顾身冲到灯杆下,抓起悬挂灯笼的麻绳。此前与敌斗争中,珊妹身负重伤,只能跪立着咬牙将灯笼向上拉。其间,她几近晕厥,凭借坚强的毅力将灯笼升到最高点后,因身体透支陷入昏迷。海报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摹,真切展现了珊妹坚强勇敢的精神风采。
海报前景为黑沉沉的礁石,背景为滔天大浪,营造出紧迫的环境氛围。这是片中渔民生活疾苦、战斗形势危急的生动写照。片中,渔霸七奶奶勾结反动势力对渔民肆意剥削,致使渔民本就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珊妹父亲徐宝隆身患重疾,走投无路的珊妹赊药救父,不得已答应七奶奶卖身给他人。被押送途中,珊妹回想到父亲受尽苛捐杂税压榨、母亲被逼死在沙滩上的幕幕往事,誓死反抗的精神被激发,愤然跳船逃离。上岸后,珊妹与青梅竹马、已参军到海军部队的阿青意外重逢。珊妹替阿青受伤的战友王永刚执行潜伏任务。王永刚伤愈后,在暗中组织了渔民的斗争运动。海报绘制的场景发生在深夜,灯笼呈橙红色,与礁石上的暗色形成对比,将光明同黑暗的斗争在方寸画卷上铺展。身着红衣的珊妹在红灯映照下,宛若一团火焰,营造出该片主题曲《珊瑚颂》中所唱“一团火焰出水来”的意境。海报上的多重内涵,与片中的叙事脉络巧妙融合、相得益彰。
海报右上方两枚信号弹划破夜空。在构图上,寥寥数笔起到补白以及平衡画面的作用。这信号弹是渔民配合海军官兵打击敌人的信号,也象征着饱受苦难的渔民即将迎来光明的曙光。
海报底部,片名以遒劲笔法写就。红色字体在深色背景的衬托下十分醒目,既与珊妹的红色着装相呼应,也与珊妹“红心向党”的品格相映照。片中,为了让父亲顺利将情报传递给海军官兵,珊妹主动吸引敌人注意,不幸被捕。当敌人持刀威胁她,企图逼问出共产党员的行踪时,珊妹宁死不屈,其“共产党在我的心坎上”的铿锵回应令观众动容。
电影《红珊瑚》所反映的人民反抗封建剥削和压迫的精神,对自主、平等生活的不懈追求,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穿越光影长河仍动人心扉。此幅海报也成为电影史上的红色经典。(蔡润晗 王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