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3359170111
您的位置: 首页 > 影像策划 > 正文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听时间呼啸 赴一场心灵之约
来源:新华社 2024-01-23 21:35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2023年,他们践行“四力”,从“一带一路”的重点工程到沿着长江、黄河、长城进行深度调研;从巴以冲突的现场到进入刚刚发生政变的非洲国家;从北极圈里“冰上丝绸之路”的重点项目到大湾区热火朝天的基建工程;从神舟飞船的发射、回收到“中国天眼”的成果爆发和运行维护;从京津冀严重水害到积石山地震灾区的生命救援;从世锦赛、亚运会、大运会的国际赛场到“村超”、“村BA”这样的乡土赛事;从接力守护烈士英灵半个多世纪的父与子到为残障儿童免费送教上门的乡村教师父女……

从2024年1月1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2023年的精品力作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们的作品和讲述,能带给您希望与力量。

身处岁末,如赴一场心灵之约,如行一场自我检视。即,作为新华社海南分社摄影记者,生逢百年变局,在2023年有多少照片可成历史注解,有多少影像映照过尘世烟火,又有多少图景经得起岁月的淘荡?

  博大浩渺的时空 古今文明的交汇

夕阳已然落下,暮云成片,就要掩住海平线最后一抹红霞。

2022年,我国南海海域发现古代沉船。今年5月,多家科研机构组成深海考古队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赴沉船遗址海域进行第一阶段调查。新华社共有3名记者独家随船跟访,我有幸参与其中。

  这是在“探索一号”科考船上拍摄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该潜水器用于水下考古数据采集(2023年5月26日摄)。

我持相机在甲板眺望,等待抓拍“深海勇士”出水一刻。有船员突然一指——“在那!”。

那一瞬,我顿感时空之博大浩渺。时间上,古船和文物已沉寂海底数百年,终被今人拾起,古今文明在这一刻交汇。空间上,浩如烟海的波涛下,还暗藏多少讯息有待后人解码。再宏大的事迹和命题,一旦引入时空的坐标,都渺如烟尘。时空之苍凉寂寥,让人敬畏。

连日跟访,我还记录了科研人员在南海乘风破浪执行科考任务的诸多瞬间。归来不久,我又随科研人员赴南海完成了对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的首次远海测试。这些照片都将成为我国深海考古和低轨宽带通信迈出历史性一步的见证。

  ↑潜航员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解开与“探索一号”科考船相连的缆绳,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做准备(2023年5月26日摄)。

↑行驶在南海海域的“电科1号”综合试验船(2023年6月14日摄)。来自银河航天和多家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搭乘“电科1号”综合试验船,赴南海海域完成了对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的首次远海测试。

  ↑测试开始前,工作人员在“电科1号”综合试验船上安装高清光电设备(2023年6月14日摄)。

2023年7月,排球之乡——海南文昌。

已是午夜零点,被称为“村排”的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方才小组战罢。如不是散场后还留在场边拍摄,我就不会看到这一幕。

  ↑“村排”铺前站赛后,随着大批观众离场,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各条街道人头攒动(2023年7月23日摄)。

“村排”对冠军的奖励很特别,除奖金外,还有一头活牛和99只鸡。参赛者中,有不少渔民、养殖户和小商贩。上场交锋,很多队员习惯赤脚,弹跳扣杀气势如虹。期间还有凳子排球表演,队员手挥塑料凳,垫球、挑球、扣球打得满堂喝彩。

观众里,有懵懂小儿,稍不留意就趁赛间休息溜进场满脸欢喜地抱走排球;也有黝黑大叔凝神观赛不苟言笑,却突在一瞬探身抬臂,垫击飞向观众的来球,“路人”秒变“王者”。

赛场内外,皆是乡土。

报道以“村排”赛事为契机,从激战(对战瞬间)、激情(场外氛围)、乡亲(具体人物)、乡情(地方风土)和球乡(历史渊源)5个维度呈现“村排”赛事的澎湃激情,以及排球之乡的人文风土。

  ↑“村排”决赛现场,观众在场边呐喊助威(2023年8月13日摄)。

  ↑在“村排”比赛期间,啦啦队队员庆祝自家球队得分(2023年7月29日摄)。

  ↑昌洒镇队队员邢维毛在打理他的养鸭场(2023年7月29日摄)。邢维毛今年21岁,是文昌市昌洒镇人,在当地以经营养鸭场为业。

  ↑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一家老爸茶店里,人们正在观看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韩国站中国队对战美国队的比赛(2023年7月2日摄)。

想起来,这是对文昌人文风土的记录,也是自己对质朴生活的追寻和向往。

↑公坡镇队队员、文昌中学排球队助理教练周国宝在文昌中学校史馆展示他曾于2009年至2012年就读文昌中学期间,代表该校出战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获得的多个奖杯。在他身后,是文昌中学排球队历年获得的部分奖杯(2023年7月31日摄)。

↑夜色中充满南洋风格的海南省文昌市铺前老街骑楼,仿佛诉说着百年沧桑(2023年7月23日摄)。历史上,正是民国初年许多从南洋等地学成回乡的学生将排球传授给当地民众,使文昌各界打排球渐成风气并沿袭至今。

烈日下,相机屏幕不断跳闪着存储卡过热的警报。相机的镜头前,是一个个火热的施工现场。清早出门的鞋子,夜里归来就被烟尘或红土染了色,这已成常态。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和驿站项目,是建设海南自贸港和创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先导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条主线近千公里的公路,贯穿海南沿海12个市县及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沿线规划的40个驿站相结合,如同给海南岛戴上了一串珍珠项链。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文昌段景色(2023年6月25日摄)。

  ↑2023年4月25日拍摄的建设中的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东方段感城港大桥。

  ↑2023年12月10日,车辆行驶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东方段。

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以下简称商发)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工程。

过去一年,我还关注了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等建设进展。

  ↑迈湾水利枢纽工程(2023年2月12日摄)。

  ↑洋浦港封关运作项目和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2023年10月25日摄)。

过去一年,未曾辜负时光,却有诸多遗憾:所拍报道关于人的故事不足,深度思考偏少……

时不我待,正在此时。

  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观看蒲晓旭2023年的更多作品:

策划:兰红光

记者:蒲晓旭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text-align:="" center;"="">编辑:黄晓勇、刘金海、尹栋逊、郝建伟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359170111 新讯热线:13509176606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