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3359170111
您的位置: 首页 > 影像策划 > 正文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一次次按动快门 一次次收获感动
来源:新华社 2024-01-10 11:04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2023年,他们践行“四力”,从“一带一路”的重点工程到沿着长江、黄河、长城进行深度调研;从巴以冲突的现场到进入刚刚发生政变的非洲国家;从北极圈里“冰上丝绸之路”的重点项目到大湾区热火朝天的基建工程;从神舟飞船的发射、回收到“中国天眼”的成果爆发和运行维护;从京津冀严重水害到积石山地震灾区的生命救援;从世锦赛、亚运会、大运会的国际赛场到“村超”、“村BA”这样的乡土赛事;从接力守护烈士英灵半个多世纪的父与子到为残障儿童免费送教上门的乡村教师父女……

从2024年1月1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2023年的精品力作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们的作品和讲述,能带给您希望与力量。

西藏是每一个摄影师都想来的地方。这里有雪山、草原、冰川、河流,这里有独特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闭眼一拍就是景,都不用调整饱和度——这是我和内地朋友聊天时他们对西藏的看法。每每遇此,我只能点头一笑,对于他们而言,在他们的镜头里,往往只能看到西藏的表面,却看不到西藏的内心,她的多愁善感和喜怒哀乐。

我的2023就从新年开始讲起吧。

2023年春节正好赶上西藏日喀则的农家新年,我和同事来到日喀则海拔4020米的拉孜县,在除夕前两天开始了我的“新春走基层”,一直到大年初六,吃着老乡热情递上的羊头,感受着他们的幸福。

  次旦老人接过孙女敬献的切玛(2023年1月22日摄)。

1959年,雪域高原开启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被彻底废除,次旦一家也迎来了春天。在对老人家采访中,我感受到这一家人无法掩饰的幸福。

平拉自己开了一个民族手工业加工专业合作社,把邻里街坊自制的氆氇再进行深加工,制作成各种特色玩偶,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学习木匠,一个学裁缝。学徒期间,平拉跟师傅约定:三年学徒期间,孩子们不要工资。两个儿子学成之后,平拉分别开了制作六弦琴和藏式帽子的工坊,两个工坊在平拉的指导下办得有声有色。平拉的女儿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学成之后成了家里的“首席财务官”,打理着家里的各种产业。一家人各司其职,不亦乐乎。

  远行·捡拾G219国道上的一颗颗“珍珠”

西藏阿里,札达县,东嘎村皮央组。皮央石窟群所在的小山,就在仁增旺扎家的旁边。皮央石窟群与两公里外的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一起组成了西藏最大的佛教石窟遗址——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

因为有了仁增旺扎和他同事的坚守,皮央石窟群才能保存至今。任何小事做到极致,那就是伟大。

  在33号界桩处,护边联防队在队长石角的带领下开展学习(2023年6月2日摄)。

  护边联防队队员骑着摩托车巡逻(2023年6月2日摄)。

从开始的骑马和步行,到自愿出资购买摩托车参与边境执勤、巡逻,在石角和伙伴们的影响下,参加护边联防队成为当地牧民的荣誉和梦想。每一辆摩托车上飘扬的五星红旗,就是一座座流动的界桩。

还有守护着海拔5100米的阿里天文台的工程师尤显龙和他同事们的故事,他们守着璀璨的星空,守着人间最美的风景,却远离自己最亲最爱的人;在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曾经是农奴的84岁洛桑占堆老人,他见证了典角村从20世纪60年代的3户人家到如今51户,从石头垒起的“第一代房”到如今独家独院的“第五代房”,实现水电路讯网全覆盖,也见证了中国边陲的巨变和时代变迁;还有守护着雅鲁藏布江之源杰玛央宗冰川的乃乃老人,我们和他一起在风雪中捡拾冰川附近的垃圾;在距离珠峰最近的小学——扎西宗乡完全小学,正在学习钢琴的旦增吉宗和她父母、爷爷奶奶三代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几十年间西藏教育发展的巨大变化;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和央宗和父亲桑杰曲巴老人秉持着“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坚定信念,这对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祖国的领土的姐妹对我们说:“我们家乡那么好,今后一定会变好,爸爸以前都是这么说的,爸爸说的现在都实现了!”在西藏林芝米林市,我们跟随珠海市人民医院第七批援藏医疗队队长王振疆和援藏医疗队队员陈冰、王彤旭一起走进吞不绒村的患者家中,见证了并记录了这些白衣天使为他们巡诊送药的故事;在林芝波密县通麦镇,我们和林草局的工作人员走进原始深林,寻找亚洲第一高树,并从正在那里进行科学研究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孜口中得知了他们正在进行的有可能确定世界第四个高树中心位置的调查......

  攀登·记录青藏高原科考的幕后英雄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是我国境内距离珠峰山体最近的行政乡。在当地老人们的口中,扎西宗的牦牛背上,驮着整个人类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历史。

同样,今年的卓奥友峰科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考人员首次登顶珠峰以外的8000米以上高峰,山脚下的牦牛工背着双手、哼着小调,悠闲地把一件件沉重的科学仪器送往了常人难以抵达的地方,他们的每一步都是对人类探索世界高峰未知领域的一份助力。

  从卓奥友峰前进营地送完物资下撤的牦牛工(2023年9月29日摄)。

  见证·难忘壮丽的失败和辉煌的胜利

西藏因为海拔高,是绝大多数竞技比赛的禁区。我们在西藏能接触到的竞技比赛就很少,想靠实战来提高自己的体育摄影水平颇有难度。正好借着今年国内多个体育赛事的机会,提升自己。

在武术散打男子80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柳文龙以2比0战胜伊朗选手阿里,获得冠军。获得亚军的伊朗选手比赛之后一个人默默坐在擂台边久久不愿离去,全场观众都在为中国选手夺冠而欢呼,伊朗选手却显得落寞无助,我立即端起相机,记录下这一令人难忘的瞬间。

  2023年8月3日,武术散打男子80公斤级决赛中,伊朗选手阿里,遗憾获得亚军。

2023年西藏自治区攀岩自然岩壁公开赛6月在拉萨市举行,这是西藏首次举办攀岩自然岩壁公开赛。比赛期间,正好有一群老鹰好奇地看着攀岩选手,盘旋观望,更巧的是我站在了最好的角度,拍下了这张“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照片。

  选手梅渝坪在西藏自治区攀岩自然岩壁公开赛中攀登岩壁(2023年6月23日摄)。

我是一名藏族记者,从小耳濡目染,藏族的历史文化已经刻在我的基因里。对我来说,每一项传统民俗,每一种传统技艺,都是上天对我的馈赠。

  统筹:鱼澜、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编辑:章磊、尹栋逊、张铖、郝建伟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359170111 新讯热线:13509176606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