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蛇)二月十九
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讯调查 > 正文
新华调查丨“虹膜写真”日益走红,安全隐患也浮出水面……
来源:新华网 2024-12-23 10:59
虹膜作为重要的生物特征信息,在一些领域已被应用在识别技术上。拍摄“虹膜写真”会不会损伤视力?会不会导致敏感个人信息泄露?如何在拥抱“新潮流”时做好自我保护?记者进行了调查。

在渴求“情绪价值”的当下,“虹膜写真”迎合了一些年轻人的情感需求,成为潮流新宠。

目前,虹膜写真馆在国内多个城市出现。记者在大众点评平台搜索发现,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广州、深圳等多地开设了虹膜写真馆,有的城市开设数量还不少。小红书上,“虹膜写真”相关话题浏览量接近2000万次。

  一家虹膜写真馆内的虹膜照片采集设备。新华社记者颜之宏 摄

来拍照的主要是年轻情侣。最近来咨询的人变多了,节假日每天能接待10人左右,一般半个小时取成片。”该写真馆负责人林冲(化名)说。

记者注意到,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不少商家出售“虹膜写真”的后期修饰模板等物料,售价从几十至上百元不等。一名卖家表示,相较于花费数万元寻求品牌加盟,用模板“复制粘贴”更具性价比。“包含从0到开店的所有清单,花小钱‘抄作业’,最快一星期就能开业。”

虹膜是重要的生物特征信息,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等特点。正因如此,虹膜识别被应用于一些有高级别安防要求的领域。

“尽管虹膜识别当前并未普及,但未来有一天可能和人脸识别一样广泛应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说,如果虹膜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可能被用来进行身份盗窃、诈骗或其他不法行为。

虹膜写真照片若存储不当,也可能造成敏感个人信息泄露。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生物识别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机构获取、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严格遵循法律要求。“商家获取和处理消费者的虹膜信息,不仅需要取得消费者的‘单独同意’,还应承诺不用于其他用途,否则可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说。

  一家虹膜写真馆内展示的虹膜写真效果图。新华社记者颜之宏 摄

  专家提醒消费者与商家均需建“防护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消费者并未意识到拍摄“虹膜写真”可能泄露个人信息,也没有和商家确定底片如何保存、处理等。

考虑到目前使用虹膜识别技术的岗位大多具有敏感性,左晓栋等安全专家建议,已在使用虹膜识别技术的人员应避免拍摄“虹膜写真”,对平台通过算法推送的“虹膜写真”广告保持警惕。

王新锐提醒,消费者在拍摄前,应和商家签订相关协议;写真产品交付后,要求商家及时删除其虹膜影像,自觉保护个人隐私安全。(记者颜之宏)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