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渣直接倒入金沙江,张家界等城市形成“垃圾山”……“新华视点”记者近日随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7省市督察发现,一些地方建筑垃圾处置工作存在明显短板,乱堆乱倒问题时有发生。
长江保护法规定,禁止在长江流域河湖管理范围内倾倒、填埋、堆放、弃置、处理固体废物。
督察组连续多日蹲守发现,紧邻该弃渣场,每天都有重型卡车将弃渣直接倒入金沙江。该处现有约5000立方米弃渣,侵占金沙江岸线47米,占用河道500余平方米,严重破坏岸线和河道生态环境。
一些地方违法侵占基本农田,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督察发现,自2022年12月以来,上海盛涛市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上海长兴岛基本农田内违法堆填轨道交通工程泥浆。
2024年3月19日,督察组暗查发现,盛涛市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长兴岛基本农田内违法堆填轨道交通工程泥浆。(督察组供图)
在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桐乡新店小高坞被非法倾倒渣土等共8675立方米,占地29.2亩。记者在现场看到,雨天大量渣土被冲刷进排洪沟,形成黄色泥浆水排入富春江。
张家界、萍乡等城市长出“垃圾山”
督察组在多地发现,建筑垃圾长期找不到合法消纳场所,随意倾倒时有发生。张家界市永定区花沐湾建筑渣土弃置场原本只允许接收建筑渣土,如今却长出了十余米高的“垃圾山”。“垃圾山”上污水横流,其中不乏装修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有大量泡沫、塑料、橡胶、涂料、油漆等白色垃圾和有毒有害物质。
在江西,萍乡市一直未制定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规划,目前既无消纳填埋场所,也无综合利用企业。督察发现,湘东区在杨家田地块违规设置弃土场,2021年以来露天堆放工程渣土高达540万吨,形成一座十余米高、占地数百亩的“渣山”。
2024年5月15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萍乡市湘东区杨家田地块露天堆放工程渣土540万吨,形成一座十余米高、占地数百亩的“渣山”。(督察组供图)
“装修垃圾收纳不规范、乱堆乱放,对征用土地可能造成污染,增加土地利用治理成本,垃圾暴露也影响人居环境卫生。”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已经约谈企业负责人,移走建筑垃圾粉碎设备,城管部门计划建设装修垃圾回收利用点。
监督管理缺位,规定落实不到位
督察发现,杭州市有关部门对工地建筑垃圾疏于管理,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大量无准运资质的“黑车”随意进出施工工地,长期违规拉运建筑垃圾。杭州市余杭区富力中心、浙江省人才大厦2个项目将1.1万吨建筑垃圾交由无准运证的车辆运输,非法倾倒至杭州市临安区太阳村附近。
2024年5月,督察组督察发现,杭州市地铁五号线二期工程老余杭站项目通过无运输资质的公司,多次将渣土非法倾倒至安徽省宣城市。(督察组供图)
重庆、上海等地也存在规定落实不到位,甚至形同虚设的问题。
上海市虽然建立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度,但主管部门发证时把关不严格,发证后监管不到位。督察组核查了2023年951个土方完工项目后发现,渣土申报处置量少于产生量30%以上的达到289个,少报约4500万吨。
江西宜春樟树市鑫泉固废处理公司在贮存仓库已饱和情况下,仍然大量接收固体废物以获取委托费用。今年1月,督察组暗查发现,厂区外空地上违法堆存大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没有设置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此次督察进驻前,为了掩盖非法堆存行为,企业将430吨污泥和10吨碱渣就地覆土填埋。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督察还发现,一些地方消纳场所规划布局不完善,处置能力严重不足。一些地方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到位,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消纳处置存在明显短板,环境风险隐患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