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讯调查 > 正文
新闻调查|从GPT-4o看人工智能竞争的走向和挑战
来源:新华网 2024-06-01 19:58
 题:从GPT-4o看人工智能竞争的走向和挑战

人工智能(AI)的发展正以惊人速度向前推进。近期,全球多家公司推出的最新大模型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GPT-4o等产品备受关注。接下来全球这一领域竞争的焦点在哪里?各国人工智能发展将面临哪些挑战?

  2024年5月3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2024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 上,参会者和一个用于社会关怀的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本月,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发布了最新多模态大模型GPT-4o,它对语音的理解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同时还可分析图像、视频,并识别用户情绪;紧随其后,谷歌发布了多模态AI助手Project Astra。业内人士认为,这两大产品背后的多模态融合技术,是人工智能竞争的新焦点,多模态、更自然的交互体验成为大模型技术产品化并为更多人所接受的关键。

中国多家科技企业近期也相继发布新产品。字节跳动公司发布了豆包大模型家族,同样具有多模态能力,可适用于多种场景;腾讯发布基于混元大模型的创作与分发平台腾讯元器,方便用户开发具备聊天对话、内容创作、图像生成等多功能的智能体;大模型公司零一万物推出的千亿参数Yi-Large闭源模型正式亮相,据美国斯坦福大学最新大模型排行榜评估,其英语回复能力相关指标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需要关注场景和应用

“大模型的竞赛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卷指标’,在参数和指标的提升中重点关注性能问题,但这也造成了目前的一个行业通病问题——大模型性能和应用严重分离,也就是大家所讨论的‘拿着锤子找钉子’的问题。因此,发展至第二个阶段‘卷场景和体验’,成为一种必然。”陶明说。

2024年5月3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2024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 上,参会者头戴脑神经检测器在人工智能艺术表演上演奏小提琴。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在谈到数据问题时,肖仰华说,GPT等大模型仍然是主要基于互联网通用开放语料进行训练。这类通用大模型一旦用于千行百业,可能存在领域知识匮乏的根本性问题,从而限制了大模型在具体领域的价值发挥。

  面临能源、安全等诸多挑战

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中联数据集团副总裁马超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算力和大数据产业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加,产业竞争日益重视能源。

 2024年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在斯洛文尼亚克拉尼举行的第二届全球人工智能伦理论坛上发表演讲。新华社发(泽利科·斯特凡尼奇 摄)

此外有不少人担忧,人工智能发展过速可能会对人类构成威胁。去年底,首届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在英国召开。美国、英国、欧盟、中国等多方代表就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展开讨论,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此前,在去年10月,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主张人工智能治理应确保有益、确保安全、确保公平。(参与记者:张紫赟、梁晓飞、汪海月、孙蕾、双瑞)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