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大连湾畔,万物竞秀,宾客云集,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国。
从白雪皑皑的瑞士小镇,到别具魅力的滨海之城,被喻为“世界经济风向标”的达沃斯论坛传递出创新、开放、合作的强音,释放出各方携手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信号。
深化共识:以创新驱动应对全球挑战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规模经济效应减弱,更多商业领域从“蓝海”变“红海”,竞争加剧……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困境,未来发展动力何在?
在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看来,绿色转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很多投资人来说,中国是可以提供多样化、可持续增长机会的潜力市场。
6月25日,参会嘉宾参加“未来增长将如何发展”分论坛。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指出,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必须拥抱创新,促进跨部门、地区、国家和文化的合作,创造一个更加和平、包容、可持续和有韧性的未来。
如今,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超过50%,“新三样”出口破万亿元大关。“每个人都在谈论能源转型,但中国实实在在做到了。”欧亚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宋本说,中国不仅在制造和创新方面丰富了国际市场供给,也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后,世界银行近期又上调0.3个百分点。
“未来,以AI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涉及能源转型的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都需要中国的参与。”春华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胡祖六说,中国产业规模巨大,拥有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过去,中国被认为是快速的追赶者,如今,毫无疑问已成为最大的自主创新者之一。”
抢抓机遇:以新技术新理念开拓发展空间
另一处展台上,摆放着一辆造型独特的纯电动赛车,名为“与电子垃圾竞速”。这辆赛车全部由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电缆等废弃电子垃圾制造,凸显循环利用的理念。
6月26日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一层展台拍摄的名为“与电子垃圾竞速”的纯电动赛车。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智能驱动,赋能产业新跃升——
“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公司联合创始人李博阳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结合,将孵化出更多新技术与新应用场景,为相关行业发展创造出更大想象空间。
6月25日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一层展台拍摄的名为“与电子垃圾竞速”的纯电动赛车。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受益。”卢旺达信息通信技术和创新部长波拉·因加比雷非常关注AI发展,他认为,AI可以帮助卢旺达乃至整个非洲应对食品安全、资源短缺等挑战。
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含绿量”在不断提升:今年主会场实现100%“绿电”供应;空调系统通过海水制冷换热;80%服务保障车辆为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特色更加凸显。
6月24日拍摄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主会场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门前的欢迎标识。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更广阔的市场孕育更大的发展机遇。
服务升级,挖掘市场新“蓝海”——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超大规模市场孕育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迅速。据测算,中国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生物制药等新赛道有望培育出多个规模超万亿美元的支柱产业。
距离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场——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不远,集商务办公楼宇、会议展览中心等业态于一身的大连交易广场国际范十足。今年3月,日本最大的综合金融服务商欧力士集团将中国总部入驻于此。2009年,通过夏季达沃斯论坛,欧力士与大连结缘,因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开启了对大连等中国30多个城市的投资。
6月25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结束后,参会嘉宾走出会场。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山海关不住,投资到辽宁”。截至目前,大连已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7万余家,共有12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大连投资了288个项目。
进一步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出台《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首次发布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今年以来,多项高水平对外开放举措加速落地,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空间、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
论坛上,中国再次宣示持续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打造未来经济发展蓝海的决心,并提出四点倡议——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厚植绿色发展底色,维护开放市场环境,促进包容普惠发展。
与会人士认为,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只会抬高经济运行成本、加剧矛盾纷争,必须秉持开放合作理念,在做大共同蛋糕的同时打开自身发展新天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视频记者:姜赛 梅元龙 高铭 韩赫 姜兆臣 刘斌 李昂
编辑:郝静、郝亚琳、赵婷婷、徐亮、赵露露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20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统筹:李逾男、方思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