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孙凤生和工友在九江长江大桥上巡检。
九江长江大桥是京九铁路大动脉的咽喉要道,平均每天桥上通行200余趟列车,桥下通航600多艘船舶。大桥有钢梁3万多吨,螺栓100多万套,桥梁工每月都要对大桥进行一次全覆盖检修,保障运输安全畅通。
56岁的孙凤生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江桥工段的一名桥梁工,从九江长江大桥开通时就在这里工作。28年来,孙凤生和徒弟们爬钢梁、下桥墩,战严寒、斗酷暑,检查大桥每一处设施,轻敲细探,排除安全隐患。
2012年春运期间的一天,大桥吊杆因大风晃动剧烈,孙凤生检查后发现是桥上的两个阻尼器疲劳断裂造成的。为确保桥梁结构安全,他和工友们将作业吊篮绑在结冰的吊杆上,在寒风中高空作业7小时,成功更换了阻尼器,作业完成时,孙凤生已是四肢麻木,全身冻透。
如今,孙凤生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青年工人。29岁的徒弟张文亮在2020年接过师傅的接力棒,担任工区工长。“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师傅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张文亮说。
上工路上,孙凤生在桥头堡大厅看着大桥老照片说:“守桥28年了,退休前能把这‘老伙计’健健康康地交给徒弟们,我就安心了。”今年春运开始后,通过大桥的列车增多,检修频次也相应增加,九江长江大桥的“守桥医生”们更加忙碌了……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