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省直辖市 > 广西 > 正文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她走了,但青春之歌还在
来源:新华社 2024-06-17 16:41
 

  六月的百坭村,一天能下两三场大雨。雨后湛蓝的天空和夏日的山野,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景。

  曾经,这里因交通不便,增收渠道有限,年轻人大量外出。2018年主动请缨来此担任第一书记的黄文秀,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之一。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黄文秀生前曾说:“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广西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新貌(无人机照片,6月13日摄)。

  百坭村驻村工作队(6月11日摄)。

  “90后”罗秀英去年返乡工作,作为村医的她工作不轻松,刚吃过早餐便从卫生室出了门,准备到一些屯里的乡亲家里看看。“听村里的老村医说,文秀书记驻村时,常去看望身体不好的老人和有患者的家庭,尽力做好帮扶工作。”罗秀英说。她细心整理着医疗包,包里装着血压计、血糖仪等医疗仪器。走访的户数多时,她一去就是一天。

  在百坭村,33岁的返乡青年梁祥会为客人上菜(6月11日摄)。2020年,梁祥会回到百坭村,经营一家农家乐。

  这几年,梁祥会看到很多人为文秀书记的故事而来,他知道,文秀书记的事迹传得很远。“建设好家乡,让更多人看到百坭村的变化,我们会全力以赴。”

  百坭村文秀幼儿园部分“90后”“00后”老师(6月11日摄)。

  阳光热烈,蝉鸣交织着孩童嬉闹声,李远涛不时招呼着操场上的小朋友们小心脚下、注意安全。他来自云南文山,去年10月来到百坭村,陪伴着幼儿园的孩子们从冬天走到夏日。

  在村里建一所幼儿园,曾是黄文秀未竟的心愿之一。如今,文秀幼儿园有了15名青年教师,140名百坭村和附近几个村的孩子们实现就近入学,园内满是欢声笑语。

  在文秀幼儿园,31岁的黄光面带着小朋友们玩游戏(6月11日摄)。

  在文秀幼儿园,小朋友们在玩游戏(6月11日摄)。

  百坭村如今路网畅通,不仅屯屯通上水泥路,邻近的高速公路、二级公路也已贯通。便利的交通,不仅方便了大家日常出行,也让砂糖橘、山茶油等百坭村的农产品销得更远。

  村民黄仕京住在距离村部10余公里的长沙屯,黄文秀驻村时曾帮他的两个孩子申请了“雨露计划”,解决了孩子上学开支的燃眉之急。

  “文秀书记驻村时就很关心我家,她的事迹和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和我哥。”黄快祝说。

  在百坭村村委办公室,34岁的驻村第一书记农俊海(左)为村民办事(6月11日摄)。

  皮肤黝黑、身型壮实的他和黄文秀是同一届的选调生。受黄文秀先进事迹感召,农俊海在谐里村驻村服务期满后,再次主动请缨到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接过驻村“接力棒”。

  与农俊海同行的黄华也是到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的选调生。去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她选择从北京回到家乡百色。刚到工作岗位2个月,黄华便跟随文秀书记的脚步,来到百坭村驻村。

  五年后,她来到了这片与这个名字深深联结的土地,跟她的前辈一样,进山入户,满怀理想。

  我们还看到了在文秀幼儿园支教了三个月的宋欣怡。她今年23岁,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即将毕业的宋欣怡,已经报考了大学生服务西部志愿者,希望以后能继续到乡村工作。

  在文秀幼儿园,支教老师宋欣怡带着小朋友玩游戏(6月11日摄)。

  五年来,百坭村超过50名学生考上大学,当地形成山茶油产业示范带、砂糖橘产业示范带、烟叶水稻顺季带等产业群,已发展成集红色研学、旅游观光、田园休闲一体化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先后获评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

  在百坭村,54岁的班统茂在管护砂糖橘(6月13日摄)。曾是贫困户的班统茂,在几任驻村工作队的接力帮助下,成为砂糖橘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

 

  编辑:吕帅、刘金海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