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洁白的汽车工厂车间内,通体银色的机器人稳步走向流水线,探身扫描车体后,伸出机械手臂轻拉安全带,完成了检查环节。日前,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经过不断调试后,在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总装车间“实习”,协助原来需要由人工完成的工作。
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内,熊猫机器人从冰柜中取出一听可乐(2024年2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
人形机器人是近期广东布局未来智能装备产业的典型领域之一。2月29日,广东省工信厅联合广东省科技厅等部门举行五大未来产业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工信厅副厅长吴东文表示,到2030年,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五大产业集群将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
俯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无人机照片,2023年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晶泰科技首席执行官马健说,通过将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药物研发方法与云计算有效结合完成药物设计,用自动化机器人替代传统人工进行实验操作,可让人工智能辅助药物研发方法的效率、精确度和适用性更上一层楼。
这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内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机器人工作站(2024年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
“广东省充分发挥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重点领域创新开放场景,为技术找场景。同时面向公众推介应用场景机会,为场景找技术,推动一批新技术进行实验验证、实现商业落地。”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郭跃华说。
资金链:引金融活水 助科创企业
深圳天使母基金于2018年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发起设立,规模达100亿元,专注于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全方位增值服务。
金融是科技创新的活水。近两年来,广东强化科技金融工作顶层设计,全面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广东省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2600余家、管理基金数约1.2万只,居全国第一。
入选广州市硬科技企业榜单的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瞄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过程中的基因递送环节,创新性地推出基因载体智能设计和智慧生产载体平台,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基因递送全产业链覆盖。

科技金融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了良好支撑,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2023年,广东全省科技信贷余额超过2.3万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
人才链:搭好筑梦台 逐梦人自来
大学时,通过清华“钱班”与华为公司的合作,毕恺峰进入华为实习。他的老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破格支持他延长毕业设计时间,攻关重大科研问题。大学毕业后毕恺峰进入华为,主动挑战人工智能在天气预报中的重大应用,25岁时即获得了公认的重大成果。
为提供更多有利于个性化人才成长的“土壤”,郑泉水3年前来到深圳,在深圳市支持下,创办了深圳零一学院。学院依托清华“钱班”14年的成功探索经验,面向14至40岁人群,意在开展创新人才发掘和培养,让更多年轻人的创新天赋得到绽放。
在深圳零一学院,一名工作人员阅读查看学生编绘的研究汇报材料(2024年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
今年1月20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国产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广州发布,这背后,是科研人员坚持不懈地攻关。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联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飞在2016年启动研究,并于2020年在广州组建起一支体系完整的团队。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97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90万人,居全国前列;全省研发人员达135万人,居全国首位;博士后人才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视频记者:洪泽华、肖文峰、马晓澄
编辑:徐曼、宋为伟、陈海通、姜子炜、邬金夫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2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统筹:方思贤、周咏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