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3359170111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层互动 > 正文
国务院国资委重磅发声!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
来源: 21综合 2024-01-24 12:19
1月2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野介绍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庄树新,副秘书长、财务监管与运行评价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冰,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

发布会要点如下:

 

2023年央企实现营收39.8万亿元 利润总额2.6万亿元

袁野: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实现高质量的稳步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两年破万亿。

将着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袁野:将着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建设现代新国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活力、强动力。

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

谢小兵介绍,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383家央企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分别达到53万亿元、1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8.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整体净资产收益率达7.53%。现在,383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154家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了四成。2023年末,央企境内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3.5万亿元。

谢小兵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前期,我们已经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相关指标纳入到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鼓励企业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袁野:将着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我们鼓励企业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要素、加强创新组织、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积极布局新产业新赛道,加快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下一步将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庄树新:下一步将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支持政策,集全系统之力,持之以恒、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央企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航“两个行动”为抓手,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具体来说就是: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遴选战新产业“百项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AI+等专项行动,抓紧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加快以技术突破支撑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启航企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地深海、激光制造等领域形成标志性产品;系统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创新中央企业、地方及各类所有制大中小企业合作模式,强化跨企业、跨领域协同,共建高效协同、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快战新产业基金落地见效,切实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好发挥国资央企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的引领作用。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

李冰:下一步,将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关要求,围绕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目标,推动重组整合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一是加强统筹谋划,提升重组整合整体成效。从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全局出发,结合“十四五”规划落实,统筹谋划好重组整合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有计划、有节奏地调整优化布局结构。二是突出服务国家战略,稳妥实施战略性重组和新央企组建。把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战略,作为战略性重组、新央企组建的着力点,持续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充分发挥国资央企“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三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发挥中央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特点,更大力度开展信息通信、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专业化整合,积极开辟新赛道、抢占新高地、塑造新优势,深化产业链生态圈战略合作,加快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

推动“共链行动”走深走实 进一步强化供需对接、创新共链形式

庄树新: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共链行动”走深走实,从整体上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供需对接。把共链行动作为推动产业融通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专题活动,发布更多供需清单,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共链行动。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共链形式。在部分规模大、覆盖广的产业,组织多家企业联合举办高水平共链行动,在部分产业基础较好的区域,加强以产业集群共建为主题的共链合作。我们将进一步打造合作成果。在供需匹配、协作配套、创新合作、资源共享、产业赋能、产融结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形成一批效果好、能够复制推广的合作模式,打造一批质量高、带动作用强的示范项目,更好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围绕储能、氢能、核能、虚拟电厂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李冰: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的大局出发,更好发挥国资央企在关键时刻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在保民生、保大局中督促指导中央发电、煤炭、电网、石油石化天然气企业按照统一部署抓实、抓细、抓好,优先保障民生供给,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过节。着眼长远,将围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因地制宜推动气电、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调峰电源建设,加快推动已核准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确保按期投产并网。围绕储能、氢能、核能、虚拟电厂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完善能源保供长效机制。

加快培育创新型国有企业 努力依靠技术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庄树新:2024年,将围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企业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积极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升级版,推动产学研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依托国有企业应用场景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加强原创引领,健全产业创新体系。三是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推动中央企业持续开展战略研判、技术预见和对标分析,强化前沿领域技术布局,加快培育创新型国有企业,努力依靠技术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四是营造创新生态,更好激发创新活力动力。

(来源:摘自中国网直播)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359170111 新讯热线:13509176606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