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全国第二批试点地区之一,自平台上线运行以来,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广运用该平台,构建群众指尖上的监督利器,给小微权力戴上“紧箍”,督促基层干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大姐,扫描一下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该平台反映。”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嘉禾乡为民服务中心,相关干部向群众宣传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使用方式。
为引导群众有效监督,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广泛宣传推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线上,依托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进行宣传;线下,组织村(社区)干部及志愿者担任“讲解员”,面对面答疑解惑,手把手指导群众使用平台,让群众深入了解该平台的办事步骤和监督内容,引导群众参与监督。
“我们安排专人紧盯平台投诉件办理各项流程,督促相关单位限时有效办结。群众投诉事项办理到哪一步、结果如何、是否满意等都可以在平台上一览无余。”该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为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高效运行,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平台受理、分流、办理等环节加强跟踪督办,确保平台反映的问题及时、高质、高效办结。同时,建立投诉预警机制,实行分级预警通报,对投诉后迟迟未受理的,及时预警督促;对即将超期的,予以催办督办。
此外,该省各州(市)纪检监察机关也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谋划、快速部署、及时跟进,切实做好平台宣传、推广、使用各项工作。嵩明县纪委监委到各镇(街道)开展调研,对村(社区)在平台运行中存在的技术及操作问题送教上门、现场答疑。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形成纪委监委牵头、部门联动的“1+N”快速响应机制,县纪委监委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乡镇(街道)推动落实、村(社区)全面应用,让群众诉求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回。
云南以“试出成效、试出经验、试出特色”为目标,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截至目前,平台在16个州(市)覆盖129个县(市、区),访问次数突破4418万次,共受理群众投诉13445件,办结率达99%。
“基层权力事项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而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架起了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云南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进一步规范平台运行,使基层权力事项更公开、更透明,让群众“办事找对门、监督有方向”,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讯员 王云菲 吴刘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