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6509171144
您的位置: 首页 > 影像策划 > 正文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灯火不灭,希望不灭,照亮震区寒夜
来源:新华社 2023-12-22 09:00

抵达新华社青海分社时,两辆车已装满应急物资待命。19日0时36分,我与3名同事作为第一批记者出发前往循化县,途中我们一直联系各方核实受灾信息,而多方消息来源表明,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受灾情况更为严重,我们当即决定前往民和县。

源源不断的消防应急车辆跟我们驶向相同的方向。接近凌晨5点30,我们抵达中川乡草滩村,村道已被淤泥阻断,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的队员正在被泥沙冲毁的院落内开展救援,现场温度接近零下20度,架在墙上的梯子摸上去跟冰一样,我和同事相互扶着梯子,爬上了房顶。

  12月19日凌晨,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草滩村,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在搜救。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苏德辰分析认为,这是一种地质灾害,叫作砂涌现象,即地下含水量高的沙土在地震发生时遭受强烈震动、挤压后,迅速液化、喷出地面。作为地震的次生灾害,砂涌现象往往突然来袭,破坏性大。

  12月19日,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草滩村,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在搜救(无人机照片)。

那是照亮生命的一盏灯,灯下是忙碌的搜救人员和满心期待的被困群众家属。

转瞬之间,一轮红日自远方升起,而那盏灯却依然亮着,或许正在等待救援的人们带去生的希望。随着时间推移,草滩村汇聚了更多陆续而来的搜救人员,大型机械作业的轰鸣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救援仍在继续,片刻不停。

35岁的马俊海家住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在积石山6.2级地震中,马俊海家中经营的拉面馆与瓷砖店受损。地震发生后,马俊海和家人顾不上抢救受损的财产,而是忙着帮助邻居们开展自救。

  12月20日,在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马俊海在自己经营的拉面馆前。

  12月20日,在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当地群众接过拉面。

“虽然家里损失不小,但平日里都是周围的乡亲们帮衬生意,现在大家受灾了,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就是为了乡亲们能吃碗热面。”马俊海对我说。

  12月20日,在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当地群众在拉面摊上吃面。

新的一天已经开始,新的一年也即将来临,愿受灾群众早日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策划:兰红光

  记者:张宏祥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编辑:谢秀栋、吕帅、尹栋逊、蔡湘鑫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6509171144 新讯热线:13509176606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