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与2018年相比,上海张江科学城内的张江人工智能岛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统计显示,2022年长三角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1.6万家,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三省一市在科创板挂牌上市236家硬科技企业,占全国比重47.1%。
长三角经济腹地广阔、产业丰富、发展动力强劲,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形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是我国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区域。
横跨江浙沪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三地合力打造的“水乡客厅”正在建设。
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0%,较2018年上升7.3个百分点;59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9.4%,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至2022年底共任命或聘请310余名联合河湖长,覆盖所有省际交界河湖。
融合发展,交通先行。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成为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初步成型。
2023年与2018年相比,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从一片荒地到建成投用。该项目是安徽省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领域的重大项目,也是安徽首批落地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已有140项政务服务事项在41个城市跨省市通办;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37类高频电子证照实现共享互认;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已覆盖长三角41个城市1.5万余家医疗机构,累计结算1300余万人次;协同立法支持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轨道交通“一码通行”已实现长三角10个城市乘客轨道交通扫码便捷通行……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策划:孙承斌 徐壮志
统筹:何欣荣 程瑛 张紫赟 黄庆华
记者:杨绍功 水金辰 周蕊
设计:赵丹阳
卫星遥感与技术支持:曾迎迎 乔柯 王嘉栋
新华社安徽分社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