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巴厘岛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中美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这是两国最基本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面临新的发展任务,需要从对方发展中获益,这也是共同利益。全球经济疫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也离不开中美协调合作,这还是共同利益。中方始终认为,中美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矛盾,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大国相处之道应是对话合作而非零和博弈。
中美双方的发展进步完全可以成为对方的机遇而不是挑战,两国经济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中美应该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双方可以彼此成就,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说,尽管各路媒体不断渲染所谓“脱钩断链”“去风险”,然而,研究一下趋势,就会发现另一番景象:去年,美中双边贸易额在困难中仍创历史新高。最新数据显示,超过7万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近90%在华业务实现盈利。除了经贸关系,中国对美国高科技行业发展也至关重要,这一点从高通、英特尔、特斯拉、苹果公司高管今年相继访华可见一斑。据《日经亚洲》报道,中国市场对这四家公司去年收入分别贡献了62%、27%、22%和18%。
2023年5月12日,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总装车间,工人对车辆进行检测。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中美合作不仅有存量优势,还有增量优势。中美虽然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每年有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额,但双边贸易额仍然有增长空间,这是美国与其他国家双边经贸关系无法比拟的。合作将为双方开辟更多更宽广领域增长空间。“碳中和”领域技术研发交流和联合投资将使双方受益;未来中美老龄化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医疗技术和数据的交流将给双方带来巨大价值;中国超大规模中等收入人群为美国农产品提供难以估量的潜在市场;美中两国都受益于双向投资流,鼓励相互投资将多角度反哺两国经济……双方合作的单子可以拉得很长。
中美关系应向前看。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条原则,管长远、治根本,提供了走好中美关系未来之路的行动指南。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样,都是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民,都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两国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应该得到重视,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都是机遇而非威胁。
正如约瑟夫·奈所言,如果美中两国都一味强调对方是威胁,那么这一论调就会越来越强化。“如果我们展现合作,华盛顿和北京(对彼此)的‘观念氛围’就会发生改变”。中美双方应本着对历史、对世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对话不对抗、拆墙不筑墙,为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发展积极努力。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