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广州报道
有媒体报道,vivo近期被印度中央执法局以涉嫌洗钱等罪名逮捕的印度子公司高管案件中,印度一家法院下令释放其两名高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公民。
据记者了解,即便当下高管获释,也并不意味着印度政府对vivo的洗钱指控一事彻底完结。
在2023年10月,印度金融执法机构就曾以涉嫌洗钱为理由,逮捕了四名行业高管,其中一名是手机公司vivo的员工。彼时,vivo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vivo在印度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正密切关注近期的调查事宜,并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进行应对。”
不止vivo,此前小米、OPPO等厂商还遭遇印度税务相关部门指控逃税,并被要求补缴高额税款或罚款。再往前数,海外厂商如三星也曾遭遇印度当地指控的百亿额度税收查处。
一名印度市场观察人士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中资企业在印度经营的挑战来自三方面:被查税是最大挑战;对员工既有工作签和商务签的审查也很严格;中资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前往印度前申请签证得不到批复等。
税务问题一直是中资企业在印度营商面临的一大持续性困扰。多名曾在印开展业务的供应链厂商都向记者提及,印度的税收政策针对不同零部件的不同生产运输等环节,这些年来一直在变化;还需要考虑到税收主体可能是“邦”,也可能是更小行政单元。印度营商环境一直是个挑战,还存在粗暴执法等问题。
此外,印度还要求头部手机厂商的核心高管需由印度籍人士担任,但此消息并未以明文刊发。
因为印度这些年来一直在推崇本地制造,OPPO、vivo为代表的厂商都在当地建设了规模较大的工厂,国内三大ODM手机代工巨头也均在印度设有海外制造基地。
vivo印度官网发布的《2022年印度影响力报告》显示,年内vivo在当地有超过650家专卖店、650多个全资拥有的服务中心、7万个零售触点,有大约1万名印度工人在当地的制造工厂。
(vivo《2022年印度影响力报告》摘要)
该《报告》中vivo印度公司CEO Jerome Chen表示,2022年是vivo在当地发展的第八年。年内公司首次开始出口“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的vivo智能手机。“我们预计2023年将在全球推出100万部‘印度制造’的智能机,这将是一个里程碑。作为这项投资中的一部分,我们的新制造工厂也将投入运营。”
另据记者了解,不少国内厂商因为在印度当地已经有较大投入,后续会考虑平稳经营,暂未考虑扩大投资。无论如何,印度市场作为全球大盘下行中的一个新兴成长性市场,都是一个令人难以放弃的存在。
第三方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印度市场观察显示,在经历了近一年的下滑后,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正显示出复苏迹象,消费者需求在主要节日旺季到来之际逐渐回升。
(印度市场Top5厂商份额表现,图源:Counterpoint研究)
从具体品牌来说,三星以17.2%的份额连续第四个季度占据市场榜首,小米以16.6%的份额位居第二,vivo以15.9%的份额紧随其后。vivo是前五大品牌中增长最快的品牌,同比增长11%;在整体市场中,传音品牌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1%;苹果创下季度出货量新高,突破250万部。
一方面,作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2022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大约在1.5亿部,Top5厂商中有四家都来自中国,大约在2017年左右,就有大批中国整机厂商吸引本国供应链前往印度设厂、补齐产业链环节;但另一方面,印度近些年在持续加强其“印度制造”战略,对崛起中的中国公司有诸多关注,也因此驱动一些供应链厂商选择离开。
或许对于头部厂商来说,是去是留并不是个疑问,只是如何应对这些外部繁杂是真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