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学岗上,守护孩子安全过马路;车流中,为平安出行保驾护航;严查酒驾不放松……他们点亮四季“平安灯”。
护航人民安全出行
“一想到迎春小学的孩子们36年没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受伤,我就觉得这大半辈子值了。”肤色黝黑、微驼着背,杨传峻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全国各地公安交警守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的使命和责任。
福建泉州洛江交警大队民警们来到学校,用生动的语言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带孩子们了解如何避让大车盲区、安全过马路,为正确佩戴头盔的家长和学生派发交警“小熊”玩偶。交通安全意识在沉浸式、零距离的活跃互动中“生根发芽”。
11月30日,洛江交警走进幼儿园,为小朋友讲授交通安全知识。
护平安、保畅通、防事故,不仅在校园周边,神州大地处处闪现着披荆斩棘、奋不顾身的藏蓝身影,全国公安交警为建设安全文明的交通出行环境筑牢了坚实基础。
提升现代化交通治理能力
面对人民对美好出行更高层次的需求,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创新提出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总体思路,在道路交通机动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全国重特大事故由2017年的9起,下降至2022年的1起,较大事故减少了近一半,自2019年10月以来连续45个月未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
6月1日,公安交管服务群众服务发展10项便利措施正式实施,从深化减证便民、服务群众出行、创新“互联网+交管”服务三方面,出台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推广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等措施,让群众出行体验更加安心、舒畅;为便利老年人网上办理交管业务,推出“交管12123”APP大字版等。
群众痛点在哪里,管理的着力点就要跟进到哪里。针对各地“飙车炸街”严重扰民问题,今年6月,公安部就“飙车炸街”部署专项行动,仅一个月就查处6500余起。
涵育新时代交通文明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十多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明交通新风尚逐渐形成,全民交通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显著增强。
文化润人心,交通安全大篷车走遍大江南北,助力形成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明出行新风气;交管部门推出的歌曲《汉字话安全》《交通安全四季歌》阐释“礼”“让”“守”“和”的精神内涵,升华了文明交通理念。
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不断丰富的交通安全精神文化产品,让安全、文明、守法出行理念春风化雨、入脑入心。